“心”有所暑,快乐一“夏” ▏暑假心理调适指南

2025-07-07
来源:


亲爱的同学和家长朋友们,暑假的脚步悄然来至,这是一段充满期待与自由的时光,却也可能因生活节奏变化、亲子相处模式调整,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心理上的新挑战。无论是同学们期待在假期中实现自我成长,还是家长希望营造和谐的亲子氛围,心理健康都是这段旅程中不可或缺的“护航员”。请同学和家长们查收这份暑假心理调适指南。

01

学生篇


1.规律作息,活力满满

暑假是一个“充电”的过程,暑假期间,建议同学们合理规划好每天的学习和生活,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,制定一份假期个人成长计划,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。不要因为假期而过上“猫头鹰”的生活,让我们用规律的作息在这个假期好好休息、恢复元气吧!

2.适当管理,自我控制

假期里,我们要有意识地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和频率,可以用亲人朋友之间的互动、运动锻炼、旅行等合理健康的方式来代替玩手机。我们与父母商量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、次数、用途等,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电子产品使用契约,并自觉遵守。同时,做到文明上网,不沉迷游戏、短视频、不浏览非法、不健康网站及平台,警惕网络、电话诈骗,避免个人钱财等被盗用。让我们合理使用手机,做手机的主人。

3.保持察觉,调节情绪

在假期期间,我们需要觉察和发现自己情绪变化,及时做一些积极的调整。当出现不良情绪时,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调整: 

(1)觉察:当发现自己情绪波动较大时,要学会按下暂停键。

(2)接纳:不管此刻我是什么情绪,都是被尊重,被理解,被允许存在的。 

(3)调整:我们可以使用合适的方法比如与朋友聊天、写日记、运动、听音乐、阅读书籍、自我暗示、“深呼吸放松法”等自我调适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,保持积极心态。

4.保持联系,享受社交

朋友相聚:和好朋友线下见面聊天、玩耍,分享快乐与烦恼,这是重要的情感支持。

家庭时光:主动参与家庭活动,和家人一起做饭、看电影、出游,增进感情。

适度线上:适当利用网络和同学保持联系,但避免过度依赖虚拟社交。

5.寻求支持,增强心理防护

当情绪无法自我缓解,或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,要学会寻求支持,积极向你信任的朋友、你的家人或老师寻求帮助,增强心理防护与自助自救的能力。无论遇到什么问题,都请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,身边总会有支持的力量伴随着你。



02

家长篇


1.营造轻松家庭氛围

暑假期间,家长需着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。避免过度关注学习成绩或与其他孩子进行横向比较。同时,应给予孩子充分表达的空间,创造平等对话的机会,使其感受到被理解与尊重。

2.采用积极沟通方式

沟通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。在暑期相处中,建议家长多使用描述性语言,如“我注意到你最近……”,少用“你应该”这样的命令式口吻。家长要学会耐心倾听,给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。同时要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,避免过多的干涉和指责。

3.提供适度自主空间

漫长的暑假是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好时机。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安排假期时间,制定个性化的暑期计划。适度的放手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。家长应避免事无巨细的监督,给孩子一定的决策空间。同时要允许孩子犯错,把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。

4.做好自我情绪管理

家长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家庭氛围。建议家长每天预留30分钟独处时间,通过阅读或运动来调节心情。当与孩子沟通时,如果家长感到焦虑可以先暂停对话,等情绪平复后再继续。家长要记住,稳定的情绪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支持。

5.识别心理预警信号

暑假期间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。如果发现孩子持续情绪低落、食欲明显改变、兴趣减退或社交回避等情况,家长要引起重视,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,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。


以下是一些心理援助热线,它将为您和孩子提供专业支持:

(1)共青团援助热线:12355(24小时)

(2)茂名市心理援助热线:0668-6688616(全年24小时)

(3)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:18011959205(9:00-18:00)

(4)茂名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热线:0668-2702789;193-0685-6991(微信同号)开放时间:每周三至周日:上午9:00-11:00,下午15:00-17:00

(5)茂名润之教育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公益心理热线:13336526003(茂名市心理学会培训基地)

(6)学校心理老师联系方式:

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吴丽君:15766332062 (微信同步)

学校兼职心理老师叶媚:19878511085 (微信同步)






阅读12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